需求數(shù)量:0
價格要求:面議
所在地:山東省
包裝要求:
產(chǎn)品關鍵詞:廣東彩色拓片收藏
***更新:2020-05-25 07:32:13
瀏覽次數(shù):1次
聯(lián)系我們
當前位置:首頁?產(chǎn)品供應?禮品、工藝品、飾品?工藝品?紙質(zhì)工藝品?廣東彩色拓片收藏 泰山石敢當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供應
泰安市泰山石敢當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人:盧宏剛
郵箱: tatssgd@126.com
電話: 13455732277
傳真: 0538_6208878
網(wǎng)址:
手機: 0538-6208878
地址: 山東省泰安市溫泉路與環(huán)山路交匯處路北泰山人家
[當前離線] [加為商友] [發(fā)送信件]
詳細說明
延至近世,金石這門曾經(jīng)光芒耀目的學科,曾走向衰落。中國臺灣的一位拓片收藏家曾對我說:“因為紙黑,連廢品收購站都不要,許多拓片都被當作鞭炮用紙聽響了??”“1966年-1976年”期間,北京的西單商場和王府井東風市場,共征集了1200張拓片銷售,被北京一位藏家以46元的價格全部收購。開放后,廣東彩色拓片收藏,這位藏家從中挑出800件捐給了故宮博物院,廣東彩色拓片收藏,廣東彩色拓片收藏。除容易上手外,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對漢畫所表現(xiàn)的靈異圖案多不了解,無法入手,筆傳后世,恐留笑柄。
值得一提的是,碑帖拓片收藏并不是近些年的事情,自宋代興起,一直都是極珍貴的收藏品。在北宋、清康乾、晚清至民國初的三次全國性收藏熱中,碑帖拓本一直名列前茅,文人雅士對之追逐不舍。宋代歐陽修收藏碑帖拓本上千卷,還編寫了《集古錄》,開拓片收藏研究大家之先河。趙明誠與妻子李清照一生酷嗜金石彝器,對兩周以來金石遺文無所不涉,后輯成《金石錄》傳世。明清及民國更是碑帖(石刻)拓片收藏之高潮。如董其昌、趙崡、王鐸、金冬心、翁方綱、包世臣、陳介祺、端方、楊守敬、羅振玉、康有為、張伯英、朱文鈞、周肇祥、魯迅、于右任等等都是收藏拓片大家之。
有關論述裝裱技術的著作有唐張彥遠《歷代名畫記》卷三有“論裱背裱軸”一篇;專著有明周嘉胄《裝潢志》,清周二學《賞延素心錄》。其中,《裝潢志》論述了裝裱書畫、碑帖的各項技術、格式等。 大凡拓片制作完畢從碑石上揭下后的存在形式有兩種,一是整幅的形式,一是割裱的形式。整幅的又有以折疊方式(分為未經(jīng)裝潢直接折疊和托、襯后折疊成統(tǒng)一規(guī)格,亦有托裱后背靠背折疊并上下覆以書板的)和卷軸方式(根據(jù)拓片的形狀又有立軸和橫軸之分)存放。整幅拓片的長處在其能如實地反映碑刻的原貌,缺點是不便攜帶和收藏。整幅拓片對于臨摹的人來說是非常不方便的,于是,人們便將拓片剪割裝裱成冊。
文章來源地址: http://www.cdcfah.com/cp/34481.html
本企業(yè)其它產(chǎn)品 更多>>